汐止區域環境概論
汐止四面環山,位於台北盆地東南隅,西南側有基隆河從中蜿蜒貫穿,山邊環繞接鄰內湖、基隆區七堵、南港、石碇、平溪等北縣市地區,市內除基隆河兩岸為較大的河谷平原之外,其餘多以山坡地形為主,地勢上也呈現南北高、中間低的零散地勢;早期包種茶輸出、礦業等蔚為盛況,打造出先期的黃金年代。 當年汐止更有著『水返腳』之美名,表達出當時此處乃為潮汐往返交界,是為潮汐終止處,堪見其特殊的地理環境。然則人口的擴張致使汐止於基隆河兩岸開發並與水爭地、與河岸爭道,進而導致排水疏洪上的緊縮,過度開發河道與山坡地,反噬的結果,造成了如民國86年期間,溫妮颱風造成的「林肯大郡」崩塌慘案;不僅如此,北二高興建施作期間,居然有著不肖業者未按標準流程處理施工廢土及廢料,反將其傾倒至基隆河,結果也就使基隆河大大的減少了所能承載的水量,並加快了河道淤塞的速度。 或許,土地建設的開發在大環境變更下屬無可厚非,然而沒有經過仔細環評即作業才是造成付出重大代價的主要因素。民國8487年間,雖人口呈現410%的成長率,增加了2萬多人,達到147,507人,幾乎達15萬人口的升格門檻,然而增加的區域卻也多以非都市化人口為主,顯示汐止在發展上已然失控,山坡住宅成了容納這些人口的主要地方。 80年代間所興建的多座橋樑亦對基隆河造成水流上的阻礙,成了後續淹水的原因之一;而人口產生的廢水,在處理上亦無考慮到排洪所能承受的頻率,進而超過負載。多重的不良因素交錯影響,終於致使自然反撲,民國80年中期,每每豪大雨汐止即淹水,不只苦了這片土地,更苦了居住此地的居民。 水患終獲解決,遠離房市毒藥惡名 經過經年累月的抗爭,人民不滿的心聲終被政府所重視,員山仔分洪道在民國89年由行政院拍板定案,並在民國94年中完工,運用其閘門排水系統,終於有效紓解了大雨時,基隆河滿溢的水量。員山仔分洪道完工初期效用雖頗受質疑,然而經過時間的檢驗,至今幼小年輕的汐止人早已不識愁滋味,那種震懾的滂沱洪水,現僅成為汐止人茶餘飯後的回憶話題。 對應到當時的房市變化,民國82至87年間,汐止因為『科技部落』的話題發酵,因此預售案量一路爆增,甚至年度推案數多達70宗。民國82年,汐止預售推案量創下七百四十億的區域記錄,至今仍為最高指標;然自民國85年賀伯颱風首度淹水以來,汐止房市開始風雲變色,連續幾年的低擋表現,更在92年間遇到人人聞聲色變的『SARS』,肯出來看屋的人驟減,房地產發展於期間走入一片黑暗,汐止當年預售屋加成屋的總推案金額也僅有16億元。 民國93年後汐止推案量終自谷底漸漸反轉,連續93、94年總推案金額分別成長到52.8億和92.4億,95年更大幅成長至將近162億,民國96達抵高峰,總推案量有180餘億,新推預售案更來到當初十年來新高的10個。 至此,汐止喚回建商和消費者信心,房價也陸續回歸水準價位,擺脫長期以來水患影響房價所帶來的問題;然而出乎意料的,全台景氣在各方面政策刺激下終於逐步回溫,房市也漸由黑轉紅。 汐科站距南軟約10分鐘 吸引北市客前來 北市商用不動產的板塊,隨著發展飽和,陸續往東遷移,隨其脈絡,可發現從博愛特區、東區、信義計畫區等地轉移到現在的內湖、南港乃至於汐止科學園區,也因為這樣的發展,帶來了科技廠辦與公司行號的入住,都一再為當地注入新的就業機會與發展動力。 汐止坐擁三高一鐵一快,待二、三期環評通過可能就會開始作業的民生汐止線,其交通上的便捷性將不言而喻。 加上南港近期展覽館大動作的起造與中國信託總部的興建遷移,吸引多家上市指標公司如惠普、飛利浦等的指標企業進駐,為此區帶來高瞻性的發展。房市也全盤性飆漲,效應擴散至周遭,以目前新成屋價格來看,以汐止未及南港房價一半、交通相距僅10多分鐘距離且有捷運興建的題材下,估計會吸引許多南港、內湖、東湖的購屋族前來,以此般現況的發展效益看來,極具補漲實力。 升格新北市帶來的影響 過去大台北的移民,主要是由北縣轉往北市以節省時間成本,並尋求更便利的生活機能;然則,從去年成交移轉件數可發現,由於北市房價日益增高,到了很多人無法負擔的程度,因而轉往週遭北市鄰近縣市,再加上升格新北市的效應,對原本北縣地區的行政資源上面有所增加,在交通依舊方便的前提下,許多人轉往淡水、新板、汐止等地尋屋,都為這些區域帶來一股為數不小的輕移民潮,而汐止在價格仍算這些區域低檔的效應下,更成了熱門選擇,據本刊調查發現,目前多以自住客為主。 |